|
首页  人才工作  人才论坛

全面实施人才战略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发布部门: 组织部    发布时间: 2008-06-03  浏览次数: 113
 

我们要赶上发达国家,实现经济和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提到重要战略地位,增加人才总量,提高人才素质,培养一大批急需的各类人才。开发西部人才资源,是实施人才战略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全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要全面实施人才战略任务,必须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用人激励机制。
    
面对新世纪、新机遇、新挑战,人事人才工作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实施党中央提出的人才战略任务。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以优化人才结构为重点,以经济社会发展和为人民服务为目的,加快人才资源开发进程,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解决地区产业间人才布局失衡的状况,加紧高新技术领域和急需人才的培养,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到2005年,全国人才总量达到 835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80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达到540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00万人。
    
“九五”时期我国人事人才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干部人事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开展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积极调整人才结构、组织实施西部人才开发战略,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事人才工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实现了从传统人事管理到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战略性转变。目前,我国与经济发达、较发达国家相比,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要赶上这些国家,实现经济和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提到重要战略地位,增加人才总量,提高人才素质,培养一大批急需的各类人才。
    
全面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尤其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对实现人才战略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实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实行重点滚动式培养,争取在今后五到十年,培养数百名赶上世界高新科技前沿水平的一流的杰出科学家、工程师和理论家,数千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数万名在各学科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成绩显著、起骨干作用的高层次中青年专家。对工程人选要加大培养和资助力度,尽力提高他们的待遇,搞好助手的配备,大胆委以重任,在实践中培养锻炼。要改进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发挥博士后、特贴专家、留学人员等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适应加人世贸组织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统筹规划、急需先建、逐步推开的原则,大力推行执业资格制度,重点建立注册工程师、信息技术和质量技术监督人员、各类经纪人、咨询及金融证券保险等市场经济急需的执业资格制度,逐步形成关键技术岗位准人控制体系。继续推进政府宏观指导下的人才社会化评价工作,制定评价标准体系,扩大执业资格考试的范围和层次。
    
公务员队伍建设在人才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着重抓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贯彻落实,在选拔任用工作中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要发扬民主,不断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改进管理办法,完善公务员制度,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民主监督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要继续创新制度。一是完善竞争上岗制度,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今后各级政府部门出现中层以下领导职位空缺,原则上都要实行竞争上岗。要完善竞争上岗的环节和程序,制定笔试,面试、民主测评、组织考核等环节的量化评分办法,扩大群众参与,完善任前公示。二是探索公务员队伍的分类管理办法和多种任用形式。今年有条件的省市要选择一些部门进行部分职务实行聘任制的试点和主办、辅助岗位分类管理试点。三是完善录用考试办法。探索建立分级分类考试体系,加强对工作能力的考评,增加计算机操作和外语水平测试,实行咨询、报名、考试、查分等“一站式”网上服务。四是创新考核制度,充实考核内容。实行分类量化考核,增设考核等次,兑现考核结果,充分发挥考核作用,在政府领导下做好政府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评估工作,并根据考核结果确定优秀公务员等次的比例指标。要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根据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经济要求,重点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运作、依法行政、宏观决策和工作创新的能力,进行当代政治、经济、法律、科技、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等知识及外语培训。研究提出不同层次公务员的能力素质标准,给公务员创造各种职业发展机会,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要推进社会化服务。建立多功能、多层次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将人事代理、档案托管、户口办理、婚姻登记、企业登记、税费交纳、证照办理、土地审批等政府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在一起,在人员聚集的商场等场所设立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立“公共服务超市”及连锁服务网。要逐步建立社会化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公开办事制度,实行挂牌上岗,推行“首问责任制”和服务承诺制。开展社会化服务可先从城区做起,服务内容可由少到多,先易后难,逐步拓展。在起步阶段,重点放在与人民群众生活、工作密切相关和单位急需的公共服务项目上。要实行政务公开。制定政务公开的方案,对凡需要公众知晓的内容,都要向全社会公开;凡需要在一定范围内知晓的事情,要在一定的范围公开;凡需要当事人知道的事情,要开展个人查询服务。要将办事的机构、依据、程序、标准、时限和结果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等形式向群众公开,增加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开发西部人才资源,是实施人才战略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全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西部人才资源开发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从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状况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开发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政策支持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宏观指导和专项支持相结合,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与引进人才、智力相结合,西部自主开发为主和东部大力支援相结合,稳步增加数量,着力提高质量;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创新体制机制,创造有利于培养、吸引、使用人才和鼓励各类人才在西部创业的良好环境,逐步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规模适当的西部人才队伍。争取到2005年,人才总量由现在的1100万人增长到1500万人,每万人口拥有人才由目前的320人提高到420人;专业技术人员从760万人提高到 1000万人,其中中高级人才比重明显提高,使人才队伍与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积极推进西部人才资源结构调整。依托西部开发重点任务和重大建设项目,积极引进西部急需人才、鼓励和引导西部地区机关、事业单位的各类人才向企业和农村转移,支持他们领办,创办企业和社会中介服务事业;对自主创业或进入企业工作的,人事部门要积极提供人事代理、仲裁等服务。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进行技术推广,承包经营和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的可按规定优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表现优秀的可破格晋升。抓紧建设西部人才资源开发基地,西部各省市区要利用有利条件,建设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特别是重庆、西安,成都、兰州等高等学校和人才密集的大城市.要建设成为西部地区人才高地,成为西部人才聚集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带动周围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和经济科技发展,人事部要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企业博上后工作站,留学人员创业园和经费资助上予以倾斜,对到西部地区工作的各类人才,实行“户口不迁、身份保留、来去自由”。依托西部开发重点任务和重大建设项目吸引的人才,户口迁入西部地区的,由政府财政提供一次性安家费用。经选派参加国家西部开发重点任务和重大建设项目的人才,可不转户口,保留原单位工作关系.在职务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资调整等方面,与原单位同类人员享有同等待遇。优先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等生活困难,有条件的单位可以为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支持其它地区的人才以兼职、短期服务、承担委托项目、合作研究、技术入股、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参加西部开发,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和东部较发达地区要积极与西部地区采取对口合作、省校合作等方式,加大对西部人才的培训培养力度。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与西部地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激活西部地区的分配激励机制。尽快建立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提高西部地区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水平,逐步使其达到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可提前定级,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高定工资标准。企事业单位的工资分配应向关键岗位、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倾斜,承包经营人员可根据经营效益确定报酬,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可高薪聘请,允许兼职兼薪。
    
要全面实施人才战略任务,必须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用人激励机制。目前人才开发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只有通过深化体制和制度改革,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要在认真总结高校,科研和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动全国各领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开展;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具体思路,并选择一些条件成熟的单位进行试点。进一步扩大人事业单位的分配自主权,切实搞活内部分配。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轻工大首页 | RSS阅读

Copyright 2011 郑州轻工业大学党委组织部版权所有 邮编: 450002

地址: 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36号郑州轻工业大学党委组织部 电话: 0371-86608055 邮箱: zzb@zzuli.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