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十七大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促进我校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院长 党委副书记 剧乂文
同志们: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胡锦涛同志的报告,以高瞻远瞩的政治视野、科学系统的治国方略、亲民为民的执政理念、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提出了一系列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新观点、新概括和新举措,尤其是有关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论述,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指导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要站在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同全面推进我校教育事业的新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风貌、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开放的思想观念,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过程,变成统一认识、振奋精神的过程,变成理清思路、加快发展的过程,变成求真务实、开创我校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的过程,努力实现我校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一、深刻领会十七大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把全校广大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
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进行了新的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起点谋划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路,对教育事业的新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十七大报告不仅在社会建设部分把教育问题摆在首位,而且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等其他部分也对教育相关的使命和任务进行了多方面阐述,形成了许多新的战略思路和方针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长期战略选择
十七大报告对教育的地位、作用是我们党历次党代会报告中认识最深刻的一次。十二大报告是把科技、教育和能源、交通一并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提了出来。十三大报告提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的论断。十四大报告提出来教育要优先发展;十五大报告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十六大报告提出,教育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十七大报告有一大段关于教育的论述,特别是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标题提出来。而且,还提出了“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的论断。这就把教育事业的地位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是对教育的地位、作用认识最深刻的一次。
十七大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还表现在结构安排上。一是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单独作为一个部分提了出来,充分显示了十七大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二是把优先发展教育摆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之首。三是将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有”目标(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第一要求。四是将“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五是第一次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强调了“发展高等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在推进社会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的突出作用。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地位和作用的新认识、新发展,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2006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达到54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达到1800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居世界第一,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居世界第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实现了历史的跨越。
一个可资借鉴的数据是:2006年,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提出的《迎接风暴》报告指出,2004年中国毕业了大约50万工程师,印度为20万,而美国仅为7万;到2010年,中国培养理工科博士数量将超过美国。
目前我国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以上。全国总人口中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已达7000多万人,从业人员中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可以这样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是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受高等教育人口群也是世界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大国。
但是,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我国还不是人力资源强国,我们的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与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十七大报告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角度,突出强调优先发展教育,正是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是立足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做出的重要决策。因此,我们应该从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和民族前途命运出发,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七大关于新世纪新阶段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努力把党中央的重大教育决策化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共识和具体行动。
第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是新的发展阶段教育工作始终坚持的主题
按照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的精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将定位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最能够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精神的崇高事业,所谓“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就在于“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纵观我国不同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演进,既是与时俱进地完善教育的宗旨与使命的过程,更是促使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要求的过程。进入21世纪,十六大报告全面阐述了教育方针的要义:“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基础上,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与胡锦涛总书记近年来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一贯要求是密切相联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于1999年发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此,素质教育观念进入国家重大政策范畴,各地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和相关改革。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这些为十七大报告有关素质教育的内容定下了基调。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打造更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教育的关键在高素质的教师。按照十七大报告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我们需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工作极为重要的位置,采取一切有利的政策措施,完善人事分配制度和培训进修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吸引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进入教师队伍,建设一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尽快提升教师的育人素质和教学水平。
实施素质教育,还需要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联系在一起。应该说,关于教育现代化的理念,从党中央和国务院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倡导以来,许多地区一直在探索实践。这次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地加以阐述,充分反映了党对教育现代化的高度期望,也是向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提出的更高要求。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促进东、中、西部地区教育协调发展。从长远角度来看,实施素质教育,还必须依靠“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适应人们的谋生就业和持续发展的需求,注重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强调打牢基础、学以致用,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创造和拓展更为多样、宽松、灵活的学习机会,使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在实处。
第三、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带有全局性的任务
教育既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公民个人发展的迫切需要。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这一论述,阐明了教育在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方面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包括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全面免除了学杂费,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开始建立,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健全,每年惠及约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各级各类教育男女学生比例趋于平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农村户口学生比例已提高到52%。教育收费和办学秩序进一步规范,学生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总体上看,我国教育公平的推进成效十分显著。
但是,相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我国社会上蕴藏着特别旺盛的教育需求,办学条件及财政投入却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与发达国家存量劳动力文化程度差距依然很大,人民群众对于教育的强烈需求和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虽然我国教育公平的整体状况明显改善,但目前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的师资和办学条件差距不小,部分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也缺乏有效的监管。教育公平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社会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也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有关。对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部分中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一要求深刻地展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对教育系统提出了更高期望和要求。
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是党政部门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同时,从各地实际出发,还要“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拓展教育资源。逐步使均衡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城乡全体居民,使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基本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然而,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注定了在不同教育阶段所能够实现的公平程度以及质量水平的有限性。而且,教育周期比通常的经济周期长,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仅要正确认识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更要充分估计其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不仅要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更要保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为此,我们要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近年来多次强调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和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和质量、效益,统筹个人与社会、近期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教育需求,统筹教育发展、改革和稳定,引导社会教育需求朝务实方向发展。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既要尽力而为地解决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又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能力,量力而行。这样,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和质量的满意状况,才能逐步调整到与国情环境和国力条件相契合的程度。
第四,优化教育结构,在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方向
从国际可比指标来看,当前我国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如暂不考虑师资水平和办学条件等因素,大、中、小学教育的入学率大致相当于人均GDP3000美元国家已经达到的平均水平,教育发展总量排位略好于人均经济总量排位。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综合程度大约处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力资源的数量优势开始显现。今后,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总体要求,我们要着力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质量,改进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力争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源的质量优势,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
十七大报告在“十一五”时期“普及、发展、提高”等教育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新的战略部署,这是各级政府、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共同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具体工作方向。其中,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有用性与就业出路的问题,为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支撑,提升我国人力资源的质量水平。
按照十七大报告确定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我国将力争做到2020年“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让全国城乡所有学龄人口都能接受免费、均衡的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人口覆盖率和毛入学率超过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左右,一流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更加扎实,高校科技创新贡献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十七大报告是党在新的发展阶段的政治宣言,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纲领,教育的使命和任务将不仅限于社会建设领域。胡锦涛总书记曾深刻地指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按照这一思路,十七大报告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有关部分中,都对教育的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新兴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等道路的重大部署,相继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高校应当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专业结构,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应当继续加强产学研相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深度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发挥优势,不懈努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坚守教育的公益性,形成坚持教育公益性质的制度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教育的公益性问题是在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而产生的,目前已经成为一个被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整个90年代,在中国的教育领域发生了两个具有根本性影响的变化。一个变化是就教育领域的内部关系而言的,是80年代以来政府与学校关系调整的一个直接结果。这场改革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如何形成一个既利于政府进行统筹管理,又能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学校又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这样一种新型的权力关系。这意味着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前提下向学校放权,这势必会使教育领域内部的社会关系发生质变。就政府与学校这对关系而言,二者的地位及其职权、职能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原先相当大的一部分具有行政性质的关系开始发生性质上的变化。这种体制性的改革导致了政府与学校这两个主体之间的角色分化,从而使传统的利益格局开始分化,逐步向一个多元化的利益结构过渡。上述变化尽管还处于萌芽状态,各方主体的地位及其权责也还没有确定,但已经对教育公益性的传统认识提出了挑战。
另一个变化是就教育领域的外部关系而言的。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导致分化出一个以市场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领域。市场经济的典型特征就是以私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一种契约精神,使个人与社会、权利与义务之间求得平衡。调整这一领域运行的是市场经济规则,而不是超经济的政治力量。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教育领域曾长期处于封闭的、与市场无涉的状态,学校主要听命于政府,与政府构成的是一种简单明了的行政法律关系。社会的大变迁带给教育的最大变化就是,教育不得不面对市场。在这种变化中,原先的政府与学校关系领域开始分化和改组,市场开始介入,出现了政府、市场和学校三种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力量。
教育体制的变革使中国教育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都有了极大的改观,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教育的公益性问题却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这是因为市场的介入使原有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机制发生了变化,一种新的利益格局正在形成,并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教育公益性理念。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关注教育的公益性与营利性问题。教育成了一个涉及社会公平的敏感领域。也正是针对人们关心的问题,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健全学生资助制度。”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一是必须优先保证教育投入。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表达了党和人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坚定决心。但目前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一直徘徊在3%左右,与实际需求相比还有待提高,教育还面临着产业化的诱惑,乱收费现象还偶有发生。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拒绝非公益性因素干扰,把维护教育的公益性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二是必须扶持教育的弱势群体,切实解决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教育的公益性还体现在它的平等性上,必须确保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我校把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作为坚持公益性,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在贫困学生资助方面,我校建立健全制度,完善机构,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2005年以来我校共计为8067人次贷款3898.77万元,其中2007年有2467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1067.1万元。
在现行的开发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中,高校承担了较大的金融风险。在合作协议中明确规定了风险补偿金比例为14%(高校和政府各负担7%),这个比例(14%)远比各大商业银行预测的要低得多,但同时也规定了当贷款违约额超出14%时,超出部分由高校、国开行河南省分行、省教贷中心按50%、40%、10%的比例分担。实际由省教贷中心承担的10%也要由高校承担,高校实际承担60%,此外,高校还要缴纳贷款额0.6%的贷款管理金。我校今年11月30日前支付去年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金和管理金近88万元。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三是必须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兴办和扶持教育事业。从温家宝总理的穷人教育学,到十七大报告强调的教育公益性,只有把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真正变成全民族、全社会的实际行动,“让所有的孩子都上得起学”的目标才能逐步实现。
总之,要认认真真地研读十七大文件,原原本本地学习十七大报告,实实在在地领会十七大精神,努力把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各项重大任务上来,推动我校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扎实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努力实现我校各项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十七大以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新视野,提出了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为我们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握发展方向、拓展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推动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持以十七大精神统揽全校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下功夫把十七大精神落到实处,努力做到“四个新”。
第一,在完成重点工作上要实现新突破。
新校区建设、更名大学、博士单位建设是我校“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工作,也是近期的重点工作。我们要进一步树立创新思维、强化开放理念、发扬进取精神,抓住机遇、破解难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三项重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关于新校区建设工作。在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新校区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是“三通一平”已经完成,基本具备开工建设的条件。二是一期建设的资金已有应对之策。资金问题是一直制约着我校新校区建设的关键问题,我校新校区一期工程概算需要1.5个亿,目前,国家金融政策趋于紧缩,银行严格控制高校贷款,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校经过多方努力,成功地申请到了1个亿的工商银行贷款,贷款审批手续已经完成,08年的贷款额度下来后即可拨付。学校可在明年的预算中挤出3千万元投入新校区建设。另外所需的5千万元,正在积极运作过程中,和建设银行已经有了初步进展,万一不能实现,也可再通过其他渠道筹措3千-5千万。新校区职工住房也在积极运筹之中。这些,为新校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施工单位已经进驻新校区,新校区建设已经正式开始。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坚持两条原则:一是千方百计、坚定不移地推进建设工作;二是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大家要继续发扬成绩,工作中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多方协调,进一步做好新校区的建设工作:在资金使用上,要科学安排,厉行节约,挤出部分资金支持新校区建设;工程建设中要加强规范化管理,确保资金、建设进度和工程建设质量,早日完成一期工程建设,确保明年秋季学生公寓投入使用,主教学楼部分投入使用。
关于更名大学工作。2009年,我校将进入第二次更名大学的申报程序。目前,教育部关于更名大学的政策是趋于紧缩,条件和标准在不断拔高。比如:
基础设施方面:生均占地面积60平方米以上(1亩等于666.67平方米,60平方米约0.1亩),生均校舍面积30平方米以上,生均教学实验行政用房面积20平方米以上。
师资队伍方面:高级职称教师数400以上,博士达到专任教师数的20%。
科研成果方面:以工为主的高校年均科研经费至少3000万,至少有2项国家级科研奖励。
在基础设施方面,我校新校区建设开展以后,可以达到教育部的更名要求。师资队伍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但经过08年和09年的努力,基本可以达到教育部要求。
最大的差距在于科研成果和科研经费方面。在这方面,针对教育部的要求,我们已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在国家级科技奖励上,我校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与兄弟院校合作的2个项目已经获得教育部的一等奖和二等奖,这两个项目的相关成果,也曾经获得其他奖励,都可以申报国家级科研奖励。
下一步,要积极关注、认真研究教育部关于大学设置的政策和动态,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大学设置的要求,对更名大学中的重大问题作出及时科学的决策,确保更名大学工作健康顺利推进。在国家级科技奖励上,要进一步加强培育工作,与兄弟院校、企业、校友等开展广泛合作,走联合申报之路,学校将加强对这些项目的扶持力度,力争实现高层次的突破;在科研经费上,科技处要分解任务,明确目标,积极推进。
关于博士单位建设工作。一是及时启动申报博士单位工作,争取明年在河南省立项。二是积极开展与兄弟院校联合培养博士的工作,目前,这项工作也正在积极推进,取得了初步进展。三是要进一步掌握了解申报博士单位和博士点的条件等信息,按照条件加强建设,特别是对拟申报博士点的相关学科,进行重点建设。
第二,在加快科学发展上要迈出新步伐。
要按照报告提出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个要求”(“四个要求”是: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和谐社会;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一步把握我校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完善保证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科学发展的浓厚氛围,把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
一是要更加重视提高质量,加快从规模数量扩张向内涵质量提升的转变。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教学水平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需要。要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把提高质量放在发展首位,把加强内涵建设作为发展重点,使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内涵建设不断丰富,办学实力进一步提升。当前,能否提出这样一个思路,即:以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和教学秩序的稳定为保障,认真做好教学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切实巩固本科教学评估成果,以项目为抓手,着力抓好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全面提高我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在这个问题上,当前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以项目为抓手,着力抓好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中央财政为此投入25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用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最大的一笔资金。“质量工程”包括六个方面建设内容,有9大类具体建设项目,包括要建设3000个特色专业点、建设30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500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10000种高质量教材、奖励500名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遴选100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50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资助15000名学生自主开展创新性试验、建设500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这9类建设项目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要求,是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标志性项目,体现了教学方面内涵建设的思想,是带有基础性、全局性的教学内涵建设。省教育厅也根据教育部的教学质量工程,研究出台“河南省教育质量工程实施意见”。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以国家教学质量工程和河南省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为契机,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目前我们学校已经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在河南省高校居并列第4位;有省级特色专业4个,在河南省高校居并列第7位;已建成11门省级精品课程,在河南省高校居第6位;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在河南省高校居并列第3名;有省级试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在河南省高校居并列第3名;有国家级教学成果2项,在河南省高校居第3名;有省级教学成果16项,在河南省高校居并列第5名。这是很大的成绩。下一步要有目标、有计划、分层次加强培育和建设,力争有更多专业成为国家级、省级名牌专业,有更多课程进入到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行列,争取更多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力争以此带动我们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提高。
总之,我们要对照国家教学质量工程的9类项目,有计划、分层次的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教学项目。原来教学内涵建设我们总感到没有抓手,现在我们找到了抓手。学校将力争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这些项目的建设和匹配,每个院(系)都要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优势领域去抓,力争突破。
二是要更加重视科学研究,加快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教学研究型大学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科研工作在学校占有重要地位。二是强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主张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以科研促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是学校前进的两个轮子,这两个轮子打造好了,学校的各项事业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
科研工作是学校上水平、上台阶的重要突破口,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体现着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科研工作是一个全局性的工作,不管是更名大学、博士单位的申报、重点学科的申报、研究生的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综合实力的提高、学校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介入度和贡献率,甚至很多教学方面的项目都和科研密切相关。
目前我校的科研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在河南省高校排名靠前。如: 2005-2006年三大检索数量,我校为163篇,在河南省高校中居第6位;如果根据sci收录数量排序,我校为78篇,在河南省高校中居第5位。2004-2007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量,我校为15项,在河南省高校中居第6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04年为2项,05年为3项,06年为3项,07年为6项,增长了一倍,显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要大力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尤其是科研团队的建设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学术研究的组织者和主力军;要继续强调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即向上争取更加重要的科研项目,向下更加紧密地与企业广泛合作,争取更多的横向研究项目;要结合学科优势和专业特点,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拓宽争取横向科研项目及经费的渠道,争取在科研项目、科研奖励、科研经费方面有更大的收获,以科研水平的提高支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第三,在建设和谐校园上要取得新成效。
一要加强文化建设,要按照十七大精神的要求,着力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人为本,以建设和谐文化引领和谐校园建设,繁荣校园文化和丰富师生精神生活。要以师德建设为重点,狠抓教风建设,用教师的治学做人去影响和垂范学生。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弘扬主旋律,不断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品位和质量。
二要做到依法治校。各级领导干部要认清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树立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要大力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要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作用,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要切实关注民生,着力解决广大师生员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十七大对民生问题非常关注,我们要把关注和保障民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抓好,切实为广大师生排忧解难。特别是要积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广开就业渠道,更新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
四要进一步加强校园综合治理,整顿校园秩序,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校园安全稳定,营造和谐、文明、有序的校园环境。
第四,在提高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上要取得新进展。
一要加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力度,重点是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领导班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断提高统领学校工作的能力、推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能力,努力把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团结协调的坚强领导集体。
二要充分认识高校管理的规律和特点,把管理工作提高到新水平。高校管理有四个方面的特点:高校管理是以知识为中介的活动过程,是知识管理;高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和教师,是知识分子;高等学校是一个具有文化属性的系统,高校管理是一种文化管理;高校学校是社会服务组织,高校管理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高校管理具有开放性。
提高管理水平,必须坚持严格管理、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要具有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国际视野和前沿意识,又能掌握现代管理理论;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着重增强理解政策与把握机遇的能力,领导决策与管理协调的能力,驾驭全局与推进发展的能力,注重交流与加强交往的能力。
三要增强服务意识。全校各单位和部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不断增强同广大师生的感情,开展各项工作要始终把师生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师生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师生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师生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教师、服务学生,帮助广大师生解决好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广大师生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同志们,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命神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十七大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精神,贯彻落实十七大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把握我校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同心同德,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为把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